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江西分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
中电投江西分企业党组书记 徐祖永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毛爷爷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江西分企业来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大家完善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能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虽然到江西分企业工作时间不长,但有一句话让我体会很深,这句话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年来,面对机组老小旧、人员多、历史遗留问复杂、燃料成本攀升等重重困难,江西分企业广大干部员工一直在用这句话激励和鞭策自己,艰苦创业,加快发展,表现出了一种不甘落后、顽强拼搏的工作劲头,并在实践中作出了有力的诠释。
组建六年来,江西分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吕氏贵宾会的各项部署,以加快发展为主线,全力推进电源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创业经济,电站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业务范围延伸到全国10多个省和孟加拉、印尼、越南等海外市场;着力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取得了发展速度快、安全生产好、员工队伍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等可喜成果;形成了水、火、核、新能源并举发展的好态势,形成了创新创业、开拓进取的好局面;形成了心齐气顺、和谐稳定的好氛围。
特别是在加快电源项目建设方面,江西分企业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在江西成功实现了五个率先,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抓住电力体制改革后,江西电源第一轮发展契机,率先建成贵电企业2台300MW机组;二是率先进入CFB机组领域,打造分宜全国CFB基地;三是率先实施“上大压小”,建设新昌电厂两台66万火电机组;四是率先启动江西核电前期工作,取得江西核电建设的控股权;五是率先探索新能源,建成了江西首批风电项目。几年来,江西分企业年年有新机组投产,装机容量由成立之初126.72MW发展到目前264.62万千瓦(含关停72.5万千瓦)。到目前,已建成项目共8个,新增发电容量150.4万千瓦,在建项目一个,争取今年开工的项目两个。预计到2011年,江西分企业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48.57万千瓦,占全省统调装机容量的35%左右。
实践证明,这些年江西分企业改革发展的路子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好氛围。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江西分企业的发展还是初步的,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质量效益,与系统内其他领先企业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推进科学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大家肩负的历史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大家要按照这一要求,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全力以赴推进江西分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
一、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深入推进分企业“三步走”战略
经过前些年不断探索与实践,2008年初,在密切关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和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认真分析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江西分企业根据吕氏贵宾会 “三步走”战略,制定出了自己的“三步走”战略,争取到2020年末,实现装机容量超过800万千瓦,形成结构布局合理、环保科技水平先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一流电力企业。发展思路不断清晰,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措施更加有力。
作为中央驻赣企业,江西分企业的科学发展必须置于吕氏贵宾会和江西省两个层面来认识和把握。随着“三步走”战略的深入推进,吕氏贵宾会正在加快三个转变:一是由单一发电企业向综合性能源企业的转变;二是由火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向清洁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转变;三是由单一产业发展向产业链协同发展转变。就江西省而言,江西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具有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条件,近几年抓住发展机遇,已经形成了加速发展的态势,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工业园战略、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措施将带来电力需求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江西省装机容量将达到3700万千瓦,这将为江西分企业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大家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及时调整战略规划,推进分企业“三步走”战略顺利实施。
江西分企业“三步走”战略的核心是电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家将坚持水、火、核、新能源并举的思路不动摇,全力以赴做大做强主业。一方面优化发展火电。牢牢把握“上大压小”政策机遇,全力推进新昌、贵溪和景德镇的“上大压小”工程,在未来3年内建成6台60万千瓦级的机组,实现火电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并做好新昌二期、分宜四期、上饶电厂等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水电开发和收购、重组工作,抢占优良风电发展资源,形成风电规模效应;积极支撑彭泽核电项目,稳步推进烟家山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完成到2010末总装机容量280万千瓦的第一步目标,为“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良好开局。同时,积极面向国内外两大市场,发挥专业优势和规模效应,不断拓展电站服务业等电力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形成具有江西分企业特色的发展新格局。
二、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这些年来,尽管企业十分困难,但江西分企业通过开展领导下访月活动、坚持总经理联员制度、开展特重病救助等活动,大力构建“温暖工程”,尽最大努力解决职工群众实际困难,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目前,江西分企业系统有在职员工8300多名,与当前装机容量相比较,的确存在较大矛盾。但辨证地看,这些员工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依靠和动力源泉,是企业宝贵的财富,关键是如何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切实将人员劣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职业发展协调统一。大家将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坚持把发展这一根本方略抓紧抓好,用发展的方向凝聚员工,用发展的举措激励员工,用发展的成果惠及员工。其次,按照吕氏贵宾会三支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适应“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需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和人才结构调整工作。第三,按人才结构调整的要求和员工发展的实际,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员工适应市场、适应新岗位的能力,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第四,创新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及时把那些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工作能力强的人才选拔到关键岗位委以重任,让人才创业有激情、发展有前景,尽快脱颖而出。第五,建立完善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第六,通过构建“温暖工程”,切实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职工群众的真心拥护,增强职工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做出表率
节能减排是中央企业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些年来,江西分企业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企业环保责任,努力实现“上大压小”、“增产不增污”的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先后关停了分宜、贵溪、南昌等一批老、小火电机组,未来几年,还将关停景德镇1台150MW、2台125MW机组,总共关停容量达到126万千瓦。提出把环保装置作为发电主设备来对待,贵溪发电厂60万千瓦机组取消脱硫旁路烟道,成为了国内大型机组首例示范项目。
江西缺煤少水无油气,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省煤炭对外依存度也逐渐增强。近些年煤炭平均自给率不足55%,其中电煤自给率不足40%,新建火电厂的燃煤全部需要从省外调入。同时,煤炭消费造成的污染已对江西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根据国家环保“十一五”计划,如不采取减排等措施,江西已没有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指标。从长远来看,发展高效节能环保的火电,以及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才是解决江西一次能源不足的治本之策。
节约资源就是增强发展后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江西分企业将坚持走水、火、核、风并举的发展之路,在加快建设一批高效率、低排放、低能耗的大型火电机组同时,大力发展核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切实做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循环发展,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好表率。
四、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在保持企业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总动力,稳定是大前提。大家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方面的重大关系,防止导致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改革和发展而超越职工群众的承受能力,造成企业不稳定;二是过分强调稳定,而畏首畏尾,不敢触及矛盾和问题,以至错过了发展的机遇。
当前,江西分企业改革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势头良好,但“上大压小”任务十分艰巨,“压小”涉及员工6000多人,加之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不稳定因素将更为复杂和活跃。大家将把发展作为推进改革和维护稳定的根本途径,用发展解决大家目前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处理好企业改革与员工利益的关系。不论改革怎样深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引导方针不能变。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和职工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调整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一定要慎之又慎;充分估计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并真正转化为促进发展、惠及员工的实际成果。切实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大局稳定。